“互聯網思維”去年占據了各個媒體的版面但是互聯網思維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到底是真經驗還是偽命題?深入剖析過互聯網思維,其實可以歸納為六個字:迭代、群眾和精品。我們深入研究一下這六個字,就會發現,和傳統的做法并沒有什么根本不同。
互聯網思維在不斷的炒作下,變得越來越言過其實了。在2014年底,熱鬧的互聯網思維反而需要降降溫,因為要想真正實現成功,光靠互聯網思維是絕對不行的,必須鼠標(互聯網思維)加水泥(傳統固有文化、方法)。
BagsNet小評:互聯網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給商業能以什么樣的幫助,應該冷靜考慮。一味地一邊倒似的宣傳,對市場健康并沒有什么好處。
BagsNet再評:互聯網,尤其是電子商務,應該是通過各種成熟的信息集成(IOI),最終實現供應鏈或業務集成(POI),助力傳統商務良性發展!2c的集成,業務和信息比較線性,容易!但是B類,業務和信息集成,從“量”的級別來講,都是C類的幾何倍數…這也是B落后C的一方面原因。
產品是基礎,是成功企業賴以基業長青的基礎,更是傳統企業進行轉型跨界的基礎;如果缺乏產品,就意味著缺乏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在這樣的情況下,轉型跨界焉有意義?
同時從市場需求方面做好規劃,亦或是后期的營銷環節做好規劃,每一個細節都是決定著企業的轉型成敗的關鍵詞。
BagsNet總結幾種模式,僅供參考:
第一種模式,是借鑒國外的成功模式。這種模式誕生在互聯網的初創期,百度學Google,淘寶學eBay。
第二種模式,是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這類互聯網企業的創新之路是自己探索出來的,因此更值得欽佩。如360提供免費殺毒、小米的低價手機。
第三種模式非常有趣,他的核心是互聯網圈一個新的時髦詞:“倒逼”。而互聯網與生俱來的顛覆性、叛逆性,可以從全新的視角,破壞既有的規則,建立新的秩序。這種“降維攻擊”能讓傳統的圈子無所適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