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行李箱、背包和電子產品包袋等,已從簡單的生活考慮,轉向新設計、創新皮革制品和不斷變化的時尚潮流,因此也促使輕便型和多功能型旅游用品因應而起。
美國旅行用品協會(Travel Goods Association,TGA)統計,2012年旅游商品銷售已恢復到2009年經濟衰退前的水平。旅行用品為行李箱、背包、運動背包、公文包、計算機包、手提包、個人皮件用品及行李鎖等物品。
購買考慮 實用和適合性
TGA會長Michele Marini Pittenger表示,美國人已將旅行用品當日常生活物品使用,且接受度越來越廣泛。美國旅行用品業者不僅推出具有價值和質感的產品,同時也注重設計和種類的多寡。消費者愿付出更高價格購買適合產品,同時也對新商品感興趣。
雖然美國大多數旅行用品,在2012年銷售都不錯,但行李箱、計算機包和公文包的銷售量,卻遠不及其它項目。據TGA估計,行李箱整體銷售量在2012年下滑1.5%,因機票調漲,航空公司對托運行李加收運費,消費者較不愿意購買新行李箱。而22吋至26吋的行李箱的銷售總量卻略為成長,因越來越多消費者轉而購買合適的行李箱,以便隨身攜帶,避免托運。據TGA調查,2012年行李箱平均單價增加了13.7%?梢,消費者在購買時,并非以價格便宜為考慮,實用性和適合度才是關鍵。
背包仍是美國消費者最喜愛的用品之一,2012年整體銷售量成長3.2%
時尚潮流 消費者新趨勢
美國旅游協會(U.S. Travel Association)副總裁David Huether說,「2013年整體而言,旅游業在美國仍然是一個貿易的發電機,出口量比起2012年還增長將近12%,是美國第三大宗工業產業。
美國商務部部長Penny Pritzker也說明,因2012年旅游業增長,截至2013年底,美國國際旅客在旅行用品業和旅游服務業上,創下18億美元的收入,創美國史上新紀錄。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3年,國外旅者單是在旅行用品上,共消費近14億美元,相較2012年增長了近11%。最受民眾歡迎的品牌為Samsonite,該公司在全球袋包箱市場是領頭羊,其次是VF Corporation、Tumi、Ace和Rimowa。
美國數據統計網站Research and Markets指出,旅行用品業即便有明顯的成長,也將面臨許多挑戰。專家說明,制作袋包箱的原材料成本上漲,將嚴重影響利潤空間。
十大進出口國 臺灣排第九
美國出口的旅行用品的銷售額逐年增加,雖整體銷售比例并無漲幅,但從2010年至2012年間,每年增加將近1.2億美元。世界各地對于美國產旅行用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據World Trade Atlas的資料,2011至2013年的三年間,蟬聯美國最大供應來源的國家為中國大陸,自2010年開始的進口金額,是美國總進口的80%,雖然金額逐年攀高,但其市場占有率卻年年減少。資料并指出,前十大進口國家中,有五個來自亞洲,臺灣則是美國2012年第九大旅行用品進口國家,2012年比2011年進口金額成長了50%。而美國前十大旅行用品供應國家中,有三個是歐洲國家,可見美國對歐系品牌的進階皮件,仍有一定的需求 。 |